梧州零距離網-梧州日報訊 近日,藤縣金雞鎮300畝可食用仙人掌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,曾經無人問津的仙人掌,如今卻帶動群眾增收。這一轉變背后,是金雞鎮人大充分發揮代表優勢,精準謀劃特色產業的生動實踐。
“閑置土地不能一直荒著,得找個耐旱、好管理又賺錢的項目。”金雞鎮人大組織縣、鎮人大代表赴多地考察,重點學習仙人掌種植技術與市場行情。代表們結合當地多山地、少水源的實際,提出“盤活閑置土地發展耐旱作物”的建議,經過反復調研論證,最終鎖定可食用仙人掌這一特色品種。該品種具有易管理、效益高等特點,適合規模化種植。
金雞鎮人大隨即牽頭制定“集中連片、規模種植”發展思路,通過“合作社+公司+農戶”模式,在秀安村、金雞村盤活300畝閑置土地先行試種。縣、鎮人大代表全程跟進,協調解決土地流轉、資金引進等難題,成功引入企業合作,形成“統一育苗、技術指導、訂單收購”的閉環產業鏈。
近日,筆者走進種植基地,看到漫山遍野的仙人掌綠意盎然。村民們正忙著采摘、施肥,熟練避開尖刺的動作里透著豐收的喜悅。目前,基地除規模化種植外,還在旺國村打造20畝觀光體驗園,套種玉米實現“一地多收”。
為推動產業升級,金雞鎮人大進一步謀劃產業鏈延伸。在鎮人大的支持下,當地已啟動仙人掌果飲、保健品等深加工項目,初步試驗的仙人掌米粉、啤酒等特色產品市場反饋良好。“我們正加大高附加值產品開發,同步推進品牌建設,讓仙人掌帶動鄉村振興。”鎮人大主席蒙文炎介紹。
如今,金雞鎮仙人掌產業已形成“種植+加工+觀光”的融合發展格局。從盤活閑置土地到培育特色產業,從單一種植到全鏈條開發,金雞鎮人大以實干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,讓“小仙人掌”成為富民強鎮的“大產業”。
(黃群禮 陳治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