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零距離網-梧州日報訊 近日,萬秀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涉及“車手取現”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,再次為廣大群眾敲響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警鐘。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法日益翻新,犯罪分子轉移贓款的手段也越發隱蔽,“車手取現”這一犯罪形式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。
2024年8月,祝某和張某在網絡上結識了神秘上家“車神”。“車神”向他們介紹了一個看似“輕松賺錢”的門道:只需前往指定地點,從特定人員手中取走現金,再轉交給另一位指定人員,就能獲取高額傭金。在高額利益的誘惑下,祝某和張某于同年9月多次到梧州市區,按照“車神”提供的信息,分別從被害人李某某、蘭某某處接收詐騙款項,金額高達人民幣40000元和11000元。然而,就在他們準備再次實施犯罪行為時,被公安機關成功抓獲。隨后,公安機關偵查終結,將案件移送至檢察機關。萬秀區檢察院經審查后,依法向萬秀區法院提起公訴。法院經審理,認可了檢察機關指控的事實與罪名,采納了量刑建議,認定祝某、張某在詐騙行為中起次要作用,系從犯,最終以詐騙罪分別判處祝某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、張某有期徒刑兩年四個月,并處罰金。
在這起案件中,祝某和張某明知上線人員通過虛構事實對被害人實施詐騙,仍與他人事先合謀。他們在接收被害人地址及詐騙金額等詳細信息后,前往指定地點騙取詐騙款項,并按5%至10%的比例非法獲利,具有明顯的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主觀目的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。
案例點評:
檢察官介紹,“車手”即職業取款人,他們專門負責迅速轉移詐騙所得資金。這種行為不僅切斷了公安機關對被騙資金的追查路徑,還使得被害人的損失極難追回。檢察官提醒,面對高薪兼職、輕松賺錢等誘惑時,群眾務必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因貪圖小利而淪為犯罪分子的“幫兇”。同時,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,通過多種渠道了解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法和防范技巧。一旦發現類似違法犯罪行為,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,共同筑牢全民反詐的堅固防線。(葉婷 黎丹婷)